上市医院・股票代码:300015

搜索

近视+散光+老花“三重夹击”!除了戴眼镜,还有别的办法吗?

时间:2025-09-05 来源: 岳阳爱尔

        先说答案:有!

        “看远处红绿灯得眯着眼使劲瞅”
        “看手机要举到半米外才能聚焦”
        ……

        50岁+的你,是否正饱受这种“视力分裂”的折磨?出门得戴两副眼镜,开会记笔记时摘摘戴戴,炒菜调调料还得把眼镜推到鼻尖上、眯着眼看——尤其对于尚未退休的职场人,近视、散光、老花这“三重眼疾”叠加,再加上晶状体可能开始混浊,出现早期白内障症状,工作和生活处处掣肘。

        其实,这种“戴镜困境”早有破解之道。今天,就帮你一次性理清解决方案!

 

        为啥50岁后,眼睛会变成“多重矛盾体”?

 

        先得说说眼睛的“工作原理”。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相机,晶状体相当于镜头,既能调焦看远,也能收缩看近。

        年轻时,晶状体柔软有弹性,近视、散光可以靠眼镜矫正,看远看近切换自如。但到了50岁左右,身体机能开始衰退,眼睛也会“老化”:

        老花眼:晶状体慢慢变硬,弹性下降,调焦能力变弱,看近处(比如看书、看手机)就模糊了;
        近视/散光:如果年轻时就有,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老花出现而消失,反而会和老花“叠加”,变成“看远不清,看近更累”。

        更麻烦的是,随着年龄增长,晶状体还可能慢慢变混浊,出现白内障,到时候不管看远看近,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,连戴眼镜都看不清。

        所以,50岁后的眼睛问题,往往不是“单一故障”,而是“复合难题”。

 

        戴两副眼镜太麻烦,有没有办法一次性解决?

 

        “我听人说,现在有种手术能把近视、散光、老花以及白内障‘一次性解决’?是真的吗?”

        答案:在符合手术条件的前提下,真的可以!

        这种手术,就是现在很成熟的老花白内障手术——白内障摘除术联合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。该晶体通常用于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或屈光性人工晶状体置换术,能提升患者术后远、中、近视力,从而减少对老花镜的依赖。

        简单说,就是把眼睛里“老化、出问题”的晶状体取出来,换上一枚“量身定制”的人工晶体,它可不是普通的“镜片”,而是能同时解决多种问题的“智能镜头”。

岳阳爱尔眼科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