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,孩子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。不过,最近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出现了问题。
“是不是暑假经常玩手机,用眼过度?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家长给孩子花大价钱配了眼镜,结果戴一段时间,孩子又“抱怨”看不清。
这时候,家长们是不是以为孩子近视度数又增加了?别大意!还有一种可能,是致盲眼病——圆锥角膜,在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视力健康。
什么是圆锥角膜?
圆锥角膜是一种常见的非炎症性、慢性、进展性、角膜局部扩张性疾病。简单来说,就是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区域扩张变薄,并向前呈锥形突出。
如果把眼睛比作一台照相机,角膜就相当于相机的镜头,那么圆锥角膜就像镜头发生扭曲变形。
正常情况下,角膜应该是规则的弧形,而患上圆锥角膜后,角膜就像被扭曲变形的镜头,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,从而造成视力下降和散光。
圆锥角膜多在10-25岁这个年龄段发病,这个时期正是学习压力大、用眼频繁的时候。它常以近视或散光进行性加深的形式出现,且散光度数往往较高且不规则。
不少孩子和家长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近视加重,频繁更换眼镜,却发现矫正效果不佳。比如,有些孩子明明刚配了眼镜,没过几个月就又看不清黑板了,这很可能就是圆锥角膜在作祟。
为什么会患圆锥角膜?
圆锥角膜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角胶原数量减少或胶原纤维异常排列,导致角膜机械抵抗力降低,角膜变薄前突。遗传因素、过敏可能与本病相关。此外,不良习惯如过度揉眼已被证实可能诱发圆锥角膜。
因此,建议大家在平时应尽量避免揉眼,睡觉时不要趴着睡压迫到眼球;对于继发于过敏性结膜炎、干眼等其他眼病的揉眼行为,应积极治疗原发病。
圆锥角膜的发病征兆
有的人会发生角膜急性水肿,导致视力突然急剧下降;而有的人进展缓慢,视力下降不明显,则可能会与近视、散光混淆。
圆锥角膜如何治疗?
近年来,临床上对于圆锥角膜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愈加全面、系统,治疗方案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。
如果处于发病早期、病情稳定可通过框架眼镜、硬性角膜接触镜(RGP)、硬性巩膜接触镜用于矫正视力,提高视觉质量。
若病情不稳定且进一步发展,则在角膜满足手术条件的情况下,尽快进行角膜胶原交联术,以达到加固变薄角膜、阻止病变发展的目的。万一发展到晚期,则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来挽救视力。
爱尔眼科提醒: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,不要把视力下降都归结于近视。如果孩子出现视力短期内迅速下降、散光度数异常、眼镜矫正效果不佳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就诊,并作详细的检查,排查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