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45岁的许女士经历了一场与视力“赛跑”的惊险历程。她因左眼视力持续下降20余天未引起重视,最终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,经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专业团队实施精准手术,成功挽救视力,术后矫正视力从0.06提升至0.4。
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文仁提醒:视力异常切勿拖延,尤其是高危人群需警惕视网膜脱离的“无声威胁”。王文仁为许女士进行复查
忽视视力下降险酿大祸
20多天前,许女士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渐进性模糊,因不伴眼红、眼痛等典型症状,误以为是“用眼疲劳”未及时就医。
随着视力持续恶化,她到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就诊,经检查发现左眼裸眼视力仅0.06,诊断为“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”。
“视网膜就像相机的‘感光底片’,一旦脱离,感光功能会逐渐丧失,若延误治疗可能永久失明。” 王文仁介绍,许女士的病情已进入中重度阶段,所幸及时手术避免了更严重后果。
三术联合精准修复“感光底片”
针对许女士的病情,眼底病科专业团队为其实施“左眼巩膜外加压术+巩膜冷冻术+视网膜下放液术”联合手术。
术中,王文仁通过结膜切开暴露巩膜,精准分离眼肌后在颞下方释放视网膜下积液,对裂孔位置进行冷凝封闭,并在3—7点方位植入硅海绵加压物,促使脱离的视网膜重新贴附。
整个过程耗时1小时,术后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平伏,标志着这场“视网膜保卫战”成功告捷。
术前
术后 七天的左眼欧堡眼底和黄斑OCT对比图
这些信号是视网膜脱离“预警”
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好发于高度近视、中老年人群及眼部受过外伤者。”王文仁表示,该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、眼前黑影飘动或闪光感,极易被忽视。当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至黄斑区(视觉最敏锐区域),会出现中心视力骤降、视物变形,此时抢救难度显著增加。
专家特别提醒,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:
1.突发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;
2.眼前固定黑影遮挡或漂浮物增多;
3.眼球转动时出现闪光感;
4.高度近视者(近视度数>600度)需每年散瞳查眼底。
术后护眼关键:定期复查+科学用眼
目前许女士恢复良好,但王文仁指出,术后护理至关重要:需每月复查眼底,观察视网膜贴附情况;避免揉眼、剧烈运动(如跳水、过山车等)以防加压物移位;保持规律用眼,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过度疲劳。“视网膜脱离有复发可能,尤其是双眼患病风险较常人高30倍,必须严格遵医嘱随访。”
眼部健康不可小觑。王文仁建议,普通人每年应进行一次视力及眼底筛查,高危人群(高度近视、糖尿病患者、有眼外伤史者)需每半年检查一次。“早期视网膜裂孔可通过激光治疗封闭,一旦发展为脱离则需手术,早发现早治疗是保留视力的关键。”
当视力出现异常变化时,哪怕没有明显疼痛,也可能是重大眼疾的“前兆”。及时就医、科学诊疗,才能为眼睛筑牢健康防线。